|
胁胀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而增減,胸闷氣短,嗳氣频作,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氣。
【方藥】
(1)主方
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柴胡12克,枳壳、香附、川芎各10克,白芍15克,佛手12克,青皮6克,郁金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10克、栀子12克。
(2)中成藥
①金佛止痛丸,每次1瓶,逐日2—3次。
②舒肝丸,每次1粒,逐日2次。
(3)单方驗方
橘叶饮(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處方:橘叶、柴胡、延胡索、川楝子、白芍、鸡内金各15克,川芎10克,郁金30克。水煎服。
瘀血停着型
【證見】
胁肋刺痛,痛有定處,胁下或見积块。舌質紫暗,脉沉涩。
【治法】
祛瘀通络。
【方藥】
(1)主方
發笑散(陈師文等《承平惠和剂局方》)合丹参饮(吴谦等《醫宗金鉴》)加減
處方:當归12克,丹参20克,乳香、没藥各瑜珈襪,9克,延胡索12克,郁金、柴胡各10克,三棱9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①云南白藥,每次1克,逐日3次。
②三七片,每次4片,逐日3次。
(3)单方驗方
加味發笑散(刘國普驗方)
處方:五灵脂、蒲黄、郁金、三棱、當归尾各10克,枳壳12克,鸡内金9克,款项草、绵茵陈各15克。水煎服。
肝胆湿热型
【證見】
胁肋灼痛或绞痛,胸闷纳呆,口干口苦。恶呕,或發烧,或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利湿热。
【方藥】
(1)主方
龙胆泻肝汤(李杲《兰室秘藏》)加減
處方:龙胆草、黄芩、柴胡各12克,栀子、木通各10克,車前子12克,绵茵陈20克,川楝子10克,廣木香6克(後下),甘草6克。水煎服。
若砂石阻滞胆道者,可加款项斷痔膏,草30克、郁金12克。
(2)中成藥
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逐日3次。
(3)单方驗方
虎忍雪合剂(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處方:虎杖、忍冬藤、六月雪、绵茵陈、生地黄各15克,半枝莲30克,白茅根、板蓝根各30克。水煎服。
肝阴不足型
【證見】
胁痛隐约,遇劳加剧,口干咽燥,心中烦热,頭晕眼花。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
养阴柔肝。
【方藥】
(1)主方
一向煎(魏之瑗《柳州醫话》)加味
處方: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當归、川楝子、佛手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逐日2次。
(3)单方驗方
养肝汤(胡衡甫驗方)
處方:生地黄、枸杞子、當归、沙参各12克,白芍15克,山茱萸、川楝子、炒谷芽、炒麦芽、麦冬各10克。水煎服。
胁痛醫治的其他療法
外治法
(1)葱白20克,莱菔子15克,共捣烂後加热,外敷贴于把柄。
(2)香附30頭皮按摩治療脫髮,克,盐适當,夹杂後捣烂,外敷贴于把柄。
針灸療法
(1)體針:實證取期門、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用泻法;虚證取肝俞、肾俞、期門、行間、足三里、三阴交。用平补平泻伎俩。
(2)皮肤針:用皮肤針叩打胸胁把柄,加拔火罐。
(3)耳針:取患侧肝、胆、神門、胸等穴,實證用强刺激,虚證用轻刺激。留針30分钟,或埋三重水管不通,皮内針。
拔取穴位:胁痛同侧耳廓的肝、胆穴。合用于肝郁氣滞型胁痛。
操作法子:取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位處。逐日早、中、晚、睡前按壓,每穴按壓5分钟,以有得氣感,如耳廓微微红热、按壓處酸胀微痛為好,距離2天改換為對侧耳廓不异穴位举行埋籽,療程為4周。
拔取穴位:神阙、天鋰電池滅火系統,枢两穴。合用于肝郁氣滞型胁痛。
中藥包组方:柴胡、丹参、红花、白芍、延胡索、郁金。
操作时候:热敷30分钟,逐日1次。每一個療程為10天,共3個療程。
拔取穴位:期門、支沟、太冲、阳陵泉。合适用于肝郁氣滞型胁痛,具备通络止痛、疏肝理氣的成果。
器械:虎符铜砭刮痧法所選用的刮痧板為黄铜材質。
操作法子:采纳铜砭蘸少许的刮痧油,在拔取的穴位或部位皮肤概况刮拭, 直到皮肤呈现赤色粟粒状,或玄色痧點為止,可促成排挤體内瘀血。
拔取穴位:期門、日月穴。合用于瘀血阻络型胁痛。
藥物:元胡、乳香、红花、莪術、木香、没藥、血竭等,打粉备用,用蜂蜜调成膏状。
操作法子:藥物涂于纱布上,贴敷于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