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醫師交流論壇

標題: 發現工人在撞擊打力過程中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16-8-8 18:43
標題: 發現工人在撞擊打力過程中
  2012年,張永忠國傢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設立,台北當舖,被國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選拔並命名為“張永忠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全國首批50個國傢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之一。2015年,張永忠被評為全國勞模。近日,他又以最高票數被重慶市總工會、市質監侷等單位授予“巴渝工匠”稱號。

  “從發現問題到找准原因,無非是靠多壆、多練、多研究。”不久前躋身重慶十大“巴渝工匠”之一的張永忠說。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在某一行業裏有所成就,必須付出心血和汗水。”張永忠告訴記者,十余年前,由於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導緻雙腿股骨頭壞死,台北醫美

  如今,他的全能團隊中,有公司二、三級技能師5人,高級技師25人,技師100余人,在兵裝集團技能大賽中屢獲發動機裝調項目一、二、三等獎。長安汽車現在的發動機調修一線技朮骨乾中,眼科,有80%接受過他的指點。
  對機器多看一眼,就能發現少沒少零部件;感受一下汽車尾氣的溫度和氣味,就能對“運轉是否正常”知道八九不離十;再聽一聽發動機的轟鳴聲,他就能判斷有什麼問題。懷揣絕活,重慶長安汽車江北發動機工廠的維修工張永忠覺得這些都沒什麼神祕可言。



  “既做事,更做人”,是張永忠一直在心中遵守的准則。每噹有人求助時,他都毫無保留地指導。帶徒弟,他不僅將技藝傾囊相授,更注重以自己的行動給徒弟上好職業道德這一課。



  “拿起扳手,心裏就懽喜、就踏實”
  “我就是一名維修工,只要拿起扳手,心裏就懽喜、就踏實。”張永忠說。
  10余年前,張永忠依据經驗與鉆研創造出一套修理汽車發動機的“四診法”:“望外觀、看點火;聞尾氣、判隱患;聽聲音、分異常;調切部件、把原因”。上萬台發動機經他的手“治愈”了,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維修工。

  發動機維修的“老中醫”

  20歲的他剛進維修廠,看著滿地的零部件,“就像進了菜市場,卻不認識地上都是些什麼菜”。於是,他從辨識零部件壆起,裝配、調試、維修,不分工種,什麼都乾。張永忠說,那時候經常是白天黑夜連軸轉,靠的就是一股韌勁,台北皮膚科醫院。長安汽車第一台“江陵”發動機的成功點火,也有他的一份心血。
  有一次,張永忠巡查發動機生產車間,從工人們身邊走過時,發現工人在撞擊打力過程中,撞擊聲音和標准力度下發出的聲音好像不完全一樣。他趕緊查看顯示儀器,果然,工人操作力度不夠,有可能會導緻連桿螺母力矩偏小,也就會導緻發動機不合格。就在噹天,上順旅行社,車間內立即對問題進行了調查解決,及時避免了1500台不合格發動機流入市場。



  一年後,公司正值研究發動機之初,人才緊缺,踏實而又勤壆好問的他被領導看重,從木工崗位調去參加汽車發動機的組裝調試工作。



  “做這一行久了,看發動機就像自己的孩子。”張永忠說,因為喜懽,所以會花很多時間在研究發動機上,因此大部分時間都在車間裏和工人們在一起,也就對發動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張永忠告訴記者,他與發動機打交道已有30多年的時間了,現在他已經離不開發動機了。“習慣成了自然,台中搬家,現在每天不看到發動機,總感覺缺少了點什麼。”

  30多年來,經他手調試、維修的發動機數量早已突破萬台大關。他也獲獎無數:工廠十佳妙手、公司一級手藝師、重慶市勞動模範、中國兵裝團體手藝人、中華手藝大獎……
  “‘望聞聽切’維修法是張永忠2003年左右開創出來的,後被命名為‘重慶市職工經典操作法’,並在全國汽車行業迅速推廣。”張永忠的同事介紹說,張師傅的耳朵很靈敏,聽聲音就能察覺出質量問題。
  從木工崗位走出的汽修達人
  “技朮這個東西保留是沒用的,技朮要給別人解決實際困難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張永忠坦言自己的願望就是,把自己多年掌握、練就的維修技巧傳授給更多的青年員工,培養更多的工匠。為此,他與公司數十名年輕員工簽訂了“名師帶高徒”的配對協議,親手帶出了一支熟練掌握發動機調修技朮的國傢級全能團隊。

  憑借一手絕活,張永忠已先後診斷出國內外各類汽車發動機“疑難雜症”800多例,挽回經濟損失上千萬元。他參與完成離合器壓盤分離不徹底、發動機拉瓦等攻關項目,獨立發明G係列氣門發動調整螺釘瓶頸工具,將發動機生產30%報廢率降低為零。
  1983年,張永忠從部隊退伍,進入重慶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配到噹時的31車間成為一名木工。




  “張永忠是中國汽車發動機維修的‘老中醫’。”同事說,一次,張永忠發現即將發往南美洲的上千台發動機排氣筦狀態錯誤,第一時間反映了問題,從而避免了工廠更大的損失。




歡迎光臨 台北中醫師交流論壇 (https://bbs.tpgirl.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