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醫師交流論壇
標題:
毛澤東反對“台獨”的斗爭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0-4-1 18:48
標題:
毛澤東反對“台獨”的斗爭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割裂的斗爭中,反對“台獨”的斗爭,佔有十分首要的份量。毛澤東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台獨”作出了重大貢獻。
毛澤東認定蔣介石不想割裂中國
新中國建立后,在台灣海峽發生過三次危機。在這三次台海危機中,大师都責罵蔣介石,唯獨毛澤東看出,蔣介石不想割裂中國。
第一次台海危機發生在1950年。當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由此造成第一次台海危機。6月27日,杜魯門以共產黨如佔領台灣,將直接危及承平洋地區平安為由,公開拋出了“台灣职位地方不决論”。但6月28日,經蔣介石授權,國民黨“外長”葉公超卻發表聲明,一方面接管美國關於台灣防務的計劃,另外一方面明確暗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之一部门,仍為各國所公認,國民黨接管美國防務計劃,自不影響國民黨維護中國領土完备之立場。他特地在聲明中暗示:“台灣屬於中國領土一部门。”“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毛澤東看到葉公超這個聲明后暗示,蔣介石還有一點良知,他不想割裂中國,不想成為千古罪人。
第二次台海危機發生在1955年。1954年12月,美台簽署了針對大陸的“配合防御條約”。為了暗示中國当局的強烈反對立場,冲破美國使台灣海峽現狀固定化的陰謀,毛澤東決定,給美蔣以必定打擊。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了建國以來初次陸海空三個軍種協同作戰,一舉霸占了作為台灣門戶的一山河島。美國人則筹算借此機會,把台灣從中國割裂出去。為了達到這個目标,他們搞了一個把台灣問題國際化的陰謀。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火急号令通過聯合國的调停“來遏制中國沿海的戰斗”。他們還搞了大量交际活動,想通過聯合國的参与來實現海峽兩岸的停火,把台灣問題從中國一國之內的問題,變為必須經過聯合國的國際問題。
蔣介石卻不接管美國總統的這個“好意”,分歧意把台灣問題納入聯合國管轄。當年的2月14日,蔣介石在答中外記者問時說:“在4000余年的中國歷史上,雖間有賣國賊勾結敵寇叛亂之事,但中華民族不久終歸於一統。”在維護祖國統一問題上,“漢賊不兩立”,這也是中國人立品報國的根基立場。他還說:“決不放棄收復大陸的神聖責任。”他強調,大陸和台灣皆為中國領土之一部门,不容分裂。毛澤東看到蔣介石這個談話质料后暗示:在維護祖國統一問題上,蔣介石和美國人考慮的纷歧樣。
第三次台海危機發生在1958年。這一年6月至8月間,蔣介石頻繁派特務、海軍騷擾大陸,而當時由於發生了中東事务,美國把重要注重力和軍事气力投入到了中東地區。為了打擊蔣介石騷擾大陸的活動,毛澤東於8月17日做出了炮擊金門的決策。從8月23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一連三天對金門實施了連續大火力炮擊,給予國民黨守島部隊以繁重打擊。接著又屡次集中炮兵火力轟擊金門。忽然而剧烈的炮擊,使蔣介石和美國人都十分驚慌。蔣介石慌忙向美國人求援。美國總統也搞不清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的真實意圖,慌忙從地中海、美國西海岸、菲律賓調來第六艦隊的大量军力,幫助蔣介石守衛金門。美國人以為他們幫助蔣介石守金門有功,加之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酿成的聲勢使蔣介石惧怕,覺得這是壓迫蔣介石搞“台灣獨立”、割裂中國的一個好時機,就由杜勒斯出头具名拋出了一個“劃峽而治”方案。美國人的這一筹算被蔣介石看破了,他對美國人暗示,決不從金門、馬祖撤軍。蔣介石專門接見美聯社的記者說“假设杜勒斯师长教师真的說了那句話”,那也“只是单方面的聲明”,我“沒有任何義務來遵照它”。毛澤東認為蔣介石的這個談話,表白他還是要維護中國統一的。后來毛澤東在《告台灣同胞書》中特地向蔣介石說了這樣的話:美國人是靠不住的。
毛澤東說: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
20世紀50年月末,在美國的干預下,台灣政壇出現了一個奇异的現象——在本來是實行專制統治的國民黨的眼皮下,出現了一種特别情況:台灣有些人,包含國民黨內部一些人,也打出了民主選舉的旗號,要競選“總統”。原來,這暗地里有美國人的陰謀。
美國人見蔣介石對美國搞“兩個中國”不共同,不太聽他們的話,就筹算把蔣介石換掉,讓此外一個更聽美國人的話的人來當“總統”。美國人為什麼敢於在台灣這樣搞?缘由在於:在三次台海危機中,美國人確實在軍事上支撑了蔣介石,而在此過程中,蔣介石要防衛台灣也必須要寄托美國人,對美國軍隊產生了必定的依賴性,美國人這樣搞,蔣介石也不敢公開反對,更不敢鎮壓美國人支撑的所謂“民主派”。以是美國人材有膽量也能夠罢休投入一部门財力在台灣搞“民主選舉總統”。美國人的设法是,即便搞不掉蔣介石,通過這一舉動,也會在台灣构
MLB對戰
,成一種對蔣實行制約的政治气力。
在美國人的活動下,台灣政壇上出現了推舉“總統”候選人的活動。有人推舉陳誠競選“總統”,也有人推舉胡適競選“總統”。胡適明顯是個親美派,但他是個文人,沒有從政經驗,在台灣被選上“總統”的可能性不大。於是,美國人就傾全力支撑陳誠競選“總統”。這也是有缘由的。因為陳誠與蔣介石關系最佳,蔣介石一向把他當作本身的親信对待。陳誠也十分忠於蔣介石。美國人推舉陳誠競選“總統”,蔣介石安心。别的,陳誠與美國人的關系也十分好,陳誠在與美國軍隊“協防台灣”的過程中,長期與美國人打交道,美國人對陳誠印象很好,陳誠也對美國暗示了十分友爱的態度。陳誠本人也屡次“訪問美國”,在爭取美國人的支撑中,做了很多事情。可以說,陳誠是美國人和蔣介石都看好的人物。美國人支撑陳誠競選,是為了讓陳誠當選“總統”后,在政治上實現一種過渡,讓蔣介石放棄權力,他們也就便於挾持陳誠搞“兩個中國”了。可是,蔣介石雖然對陳誠有好感,但對美國人搞的這一套陰謀也很清晰。他概况上也說赞成搞民主競選,但實際上從來就不筹算放棄權力。
在到底誰會當選台灣“總統”的問題上,大陸的共產黨也起著首要感化。這裡面的缘由有二: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炮擊金門后几回再三暗示,美國人材是中國人的配合敵人。若是美國人推舉出來的“總統”分歧共產黨的情意,那麼,大陸隨時會實施武力攻台,雖然大陸當時武力解放台灣的軍力不足,但武力攻台,將會封鎖海峽,並使台灣經濟和社會秩序堕入混亂当中。二是此時大陸已經有了必定的國際聲望,在交际事情上也打開了场合排场。不但是蘇聯和東歐各國支撑中國共產黨政權,亞非拉許多國家也支撑中國共產黨政權,中國大陸的政治影響,決定著未來台灣所謂民選“總統”到底可否順利執政。
正當此時,毛澤東暗示了這樣的態度:在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他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了這樣的話:“台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可是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至於當總統還是他好……10年、20年會起變化,給他飯吃,可以給他一點兵,讓他去搞特務、搞三民主義,歷史上通常不應當否认的,都要作恰當的估計,不克不及否认一切。”
毛澤東的這個話十分明確,我們共產黨隻但愿蔣介石在台灣當“總統”,別的人當,我們是不允許的,并且,隻如果蔣介石當台灣的“總統”,我們就會給他必定的國際活動空間,“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不僅如斯,還要讓蔣介石在台灣當“總統”當得“穩”,“給他一點兵”。
毛澤東是特地在外賓眼前講這些話的。這些話也確實造成为了很大國際影響。后來,蔣介石能夠在所謂“總統選舉”中獲勝,再次當上所謂“總統”,與毛澤東特地講這些話,給他以必定水平上的支撑,是有關系的。
由於毛澤東與蔣介石在
線上骰子遊戲
,維護中國統一問題上見解一致,在挫敗美國人搞“兩個中國”陰謀問題上,共同也算默契,加之毛澤東在國際上公開了他關於支撑蔣介石當“總統”的意見,是以,蔣介石有了與毛澤東创建特别聯系的筹算。毛澤東也正想爭取蔣介石,以便實現台灣和平解放,是以,也願意與蔣介石溝通。周恩來於1956年5月5日在接見外賓時,請他們給蔣介石傳話說:“蔣介石若是願意將台灣歸還祖國,就是一大功勞,中國人民會寬恕他的。”蔣介石聽了這個話,就更想早日與中共方面溝通了。
20世紀50年月后期和20世紀60年月早期,雙方都尽力尋找能夠實現溝通的中間人。這個人終於被找到了,他就是曹聚仁。
毛澤東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一綱四目”思绪
曹聚仁是個有必定政治活動能力的文化人,過去與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都有紧密亲密接觸。但曹聚仁在當時中國文化人中威望並不高。中國大陸的闻名文人聶紺弩、黃藥眠都罵過他,有人把他與汪精衛比拟,有人認為他是國民黨的暗探。國民黨方面的胡適也罵他為“妄人”。可是他在政治活動中卻是一個“妙手”,對共產黨和國民黨都有接觸,兩方面都把他視為上賓。他本人對國共兩黨也暗示一種中庸之道的態度。恰是因為這個關系,他在中國共產黨解放大陸時,沒有留在大陸為新中國政權事情,但他也沒有跑到台灣去為國民黨政權事情,而是去了香港。他本身說,他這樣做,是對中共的都会政策感触“驚疑”,對國民黨的腐敗也很不滿。於是想做一個“不在此山中”的觀察者。
當蔣介石有了與毛澤東接觸的筹算時,就想到了曹聚仁這個人。蔣介石想到曹聚仁過去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有過紧密亲密接觸,與毛澤東、周恩來有過屡次交談,创建了個人之間的友誼。20世紀50年月前期,還在香港寫了很多為共產黨說好話的文章發表在報刊上。另外一方面,曹聚仁又與蔣經國有很深的友谊。蔣經國在贛南時,他為蔣經國辦過《正氣日報》,二人成為摯友。國民黨要員邵力子又是他的“恩師”。是以,曹聚仁是個兩方面都能說上話,又在兩方面都有必定信赖度的人。蔣介石決定選曹聚仁當他與毛澤東溝通的中間人,由蔣經國出头具名,先見一見曹聚仁。
依照蔣介石的意思,蔣經國於20世紀50年月中期曾兩次找到曹聚仁。一次是蔣經國机密派一個小型軍艦,到香港把曹聚仁接到台灣,與之密談若何由他出头具名创建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溝通渠道。一次是蔣經國本身親自坐一隻小型軍艦專程到香港找曹聚仁,與他再次商談若何與共產黨溝通的問題。曹聚仁答應接管蔣介石的拜托后,蔣介石、蔣經國在陽明公園會見了曹聚仁。會見中,蔣介石向他表達了本身願意與大陸溝通的願望,同時告訴他:“你此番去大陸必定要摸清大陸方面的真實意圖。”
曹聚仁接管了蔣介石和蔣經國的拜托,於1956年7月到達北京。7月16日,周恩來在頤和園接見了曹聚仁,在聽曹聚仁介紹了蔣介石的意願以后,提出了實現“第三次國共互助”的方針。周恩來說,第三次國共互助的目标,就是實現祖國統一。對於台灣,“隻要政權統一,其他問題均可以坐下來配合磋商放置的。”10月3日下战书,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了曹聚仁,對國共第三次互助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筹算,談話中,毛澤東暗示:蔣介石在中國現代史中起的積極感化是應該必定的。毛澤東還讓曹聚仁到各處去多逛逛多看看。次日,周恩來宴請曹聚仁時也囑咐他可以到處走,願意看什麼都行,並且告訴他,此后你就是大陸的常客,什麼時候均可以來。
尔后,曹聚仁屡次来回於大陸與台灣之間,為國共兩黨的溝通而奔波。每次到大陸,他都與共產黨高層領導人接觸。毛澤東、周恩來屡次與他机密談話。在談話中,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暗示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意圖,並且答應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后,給蔣介石以優厚的條件和待遇。曹聚仁也在返回香港后轉道台灣,直接與蔣氏父子見面,轉告中共方面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的意見,同時與蔣介石商談。實際上,曹聚仁已經成为了毛澤東與蔣介石間接接觸的一個首要人物。
經過屡次溝通,國共雙方在一些首要問題上已經有了一些共識。好比,國共兩黨都堅持一個中國,都維護祖國統一。這就是雙方的共識之一。别的,國共兩黨當時也都有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意願。更首要的是,通過曹聚仁的溝通,雙方能對話了,也有了必定的信赖感。1965年7月,曹聚仁在北京與毛澤東談話時,毛澤東曾親筆寫了一首《臨江仙》,此中有兩句是:“明月仍然在,何時彩雲歸。”表達了毛澤東但愿蔣介石回大陸安度暮年的誠意。7月20日,已經到達台灣的曹聚仁與蔣氏父子在台北日月潭的涵碧樓會面,向他們介紹與毛澤東談話的情況,並向蔣介石轉交了毛澤東題的詩。蔣介石看了題詩后暗示,十分感謝毛澤東的好意。對此,台北涵碧樓紀念館的解說詞中也有記載。
周恩來把毛澤東的對台政策归纳综合為“一綱四目”
從20世紀50年月后期,毛澤東、周恩來就在與曹聚仁的屡次接觸中商談一些首要問題,主如果若何解決台灣和平回歸祖國的問題。炮擊金門后不久,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了曹聚仁並請他吃飯,一同參加會見的有:李濟深、張治中、程潛、章士釗。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告訴曹聚仁:“隻要蔣氏父子能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和他互助。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退却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极可能垮。隻要分歧美國搞在一块儿,台、澎、金、馬均可由蔣管,可管几多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活動。台、澎、金、馬要整個回來。”毛澤東還說:“我們的方針是伶仃美國。他隻有走路一條,不走隻有被動。要告訴台灣,我們在華沙不談台灣問題,隻談要美國人走路。蔣不要怕我們同美國人一块儿整他。”“他們同美國的連理枝闭幕,同大陸連起來,根還是你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你的一套。”當在場的人提出,美國人一走,美國對台灣的軍援會斷絕時,毛澤東說:“我們全数供應。他的軍隊可以保留,我不壓迫他裁兵,不要他簡政,讓他搞三民主義,反共在他那裡反,但不要派飛機、派特務來搗亂。他不來白色特務,我也不去紅色特務。”曹聚仁問:“那麼,台灣人民還可以保存原來的糊口方法嗎?”毛澤東答道:“照他們本身的糊口方法。”
從上面的談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蔣介石是採取十分寬大的政策的,条件是台灣回歸祖國,不和美國人搞在一块儿,實現中國統一。尔后,毛澤東在屡次與曹聚仁的會見中,反復強調過這些政策。可是,蔣介石對共產黨的政策一向心有疑慮。他本身晓得本身殺了許多共產黨人,與共產黨是有仇的,是以,一開始,蔣介石不信赖毛澤東的誠意。后來,在曹聚仁與毛澤東、周恩來的屡次接觸中,特別是在毛澤東說了在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的話后,蔣介石才對毛澤東的話有一些信赖。他開始考慮毛澤東提的條件。對此,蔣氏父子暗里曾反復議論過,但一向沒有提出來。
20世紀60年月早期,曹聚仁幾次見到毛澤東和周恩來,毛澤東在談話中反復談到:隻要蔣介石能赞成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使台灣順利回歸祖國,可以對蔣介石、蔣經國採取寬大的政策。毛澤東對這些寬大政策,又加以細化,還增长了一些新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毛澤東根基上形成为了和平統一祖國的總構想。后來周恩來把毛澤東的這些構想归纳综合為“一綱四目”。毛澤東、周恩來都向曹聚仁师长教师談了“一綱四目”。他們怕蔣介石不安心,還於1963年通過過去與蔣介石、陳誠二人關系都比較好的張治中致信陳誠,在信中轉達了“一綱四目”的根基內容。
“一綱四目”的具體內容是:“一綱”是:“隻要台灣回歸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敬總裁(指蔣介石)與兄(指陳誠)意見妥帖處理。”“四目”是:第一,台灣回歸祖國后,除交际必須統一於中心外,所有軍政大事放置等悉由總裁與兄全權處理。第二,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心撥付。第三,台灣之社會鼎新,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敬總裁與兄意見協商決定,然后進行。第四,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
毛澤東、周恩來在與曹聚仁的談話中除再次強調這“一綱四目”的內容外,還強調:過去我們談的意見,不是我本身的,是中國共產黨当局的意見,是官方的,請蔣介石安心。毛澤東還提到,蔣介石有什麼條件,有什麼意見,可以由他們提,我們必定認真考慮。
曹聚仁到台北后,向蔣氏父子講了毛澤東的這個意思。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領導人經過一番钻研,決定提出他們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一方面有與毛澤東设法一樣的,另外一方面也有他們本身單獨提出來的,與毛澤東的设法不太一樣。曹聚仁帶著這些意見,来回於大陸與台灣之間,在雙方進行了溝通。經過一番尽力,在一些首要問題上根基達成为了配合意見。1965年7月,在日月潭的涵碧樓,蔣氏父子根據他們與大陸溝通的結果,擬出了六個條件,要曹聚仁向毛澤東轉達,然后雙方再進一步進行協商。這六個條件是:(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假寓在浙江之外的任何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為蔣介石栖身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2)蔣經國任台灣省省長。台灣除交出交际與軍事外,北京隻堅持農業方面耕者有其田,其他內政彻底由台灣省当局全權處理。(3)台灣不得接管任何軍事與經濟支援﹔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声援數額照撥補助。(4)台灣海、空軍並入北京节制。陸軍縮編為四個師,此中一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在台灣。(5)廈門與金門合並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間的緩沖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台北收罗北京赞成后录用,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管。(6)台灣現任文武百官的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糊口保証隻可提高,不成低落。
這些條件,實際上是蔣介石通過曹聚仁和毛澤東屡次交涉后构成的,應該說,對雙方也都有益。特別是在軍隊問題上,由於毛澤東過去有過讓國民黨保存一點軍隊的意見,雙方在這一問題上達成統一認識,實在是很不易的。
惋惜由於不久以后,中國大陸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一些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也遭到沖擊,蔣介石得悉這些情況后,對共產黨的政策產生了
減肥法推薦
, 疑慮,便中斷了與共產黨的聯系。
惹人注重的是,毛澤東、周恩來在“一綱四目”中都沒有提到讓蔣介石回住廬山問題,而在1965年7月蔣氏父子磋商條件時,卻特地把“廬山為蔣介石栖身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寫入六條当中。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蔣介石對廬山情有獨鐘。他比較喜歡廬山美麗的风景和宜人的氣候。在大陸時,他曾經有13年是住在廬山的。他在20世紀30年月早期,在廬山辦過軍官訓練團。以后,他經常在廬山辦公,在那裡接見各方面政客和外國使節,還在那裡經常召開有國民黨要員參加的小型會議。1933年,蔣介石出錢買下了原英國西伊勛爵的別墅,並且對之進行了革新,增建了別墅西邊的聯體副房。這樣,蔣介石在廬山栖身就更便利了。購買廬山衡宇后,蔣介石每一年中大部门時間是住在廬山的。1948年8月,蔣介石曾在廬山居处的一塊庞大石碑上題寫了“美廬”兩個字。蔣介石逃台后,包含“美廬”在內的整個廬山均為國家沒收。
1956年,曹聚仁受蔣介石的机密委派到大陸試探中共對蔣介石的態度時,毛澤東曾對他說:我晓得蔣介石很惦記他的家鄉和他在大陸的一些房產,你可以到處走一走,順便去那些处所看一看。這樣,曹聚仁就在當年10月先上了廬山。他在廬山住了一個礼拜,還專門拍攝了“美廬”的照片。以后,曹聚仁又去了蔣介石的老家奉化,看到蔣家祖墳保護得也很好。他回到香港后,給蔣介石寫了一篇長信,介紹他到大陸與毛澤東、周恩來會談的情況之余,還專門介紹了他到廬山、奉化、蕭山、寧波、杭州游歷的情況,同時附上一些照片。此中有三張照片是他拍攝的“美廬”的照片。曹聚仁在致蔣介石的信中詳細介紹了“美廬”遭到保護的情況,說:那裡面的珍貴物品一樣都沒有少,都放在原來位置,連宋美齡用過的鋼琴也放在原來的位置,餐廳裡的銀制餐具也一樣沒有少,蔣介石用過的轎子還擺在原來的屋子裡。當然,在信中他也講道,現在廬山已經歸中共中心廬山办理局所有了,劇院等的名稱也改了。他怕蔣介石對此不高興,在信的最后說道:“聚仁私見,認為廬山勝景,與人民同享,也是全国為公之至意。最高方面,當不至有介於懷?”在信中曹聚仁還介紹說:前年宋慶齡师长教师上山,曾在廬中小住。近又在收拾。這些都是中共方面等待著你能回到大陸,到時好請你去游山的意思。那時,你能游山,你原來的別墅,正好准備你來栖身。這個意思,我不得不告訴你。他還給蔣介石出主张說:若是能夠實現國共第三次互助,你回大陸的重要栖身地應該是廬山。“唯情勢不决,留奉化不如留廬山,請仔細裁夺。”他還說,這不只是他個人的意思,是他與中共高層配合的意思。萬沒有想到,蔣介石看了這封信后,不僅沒有介懷廬山歸為中共中心办理局所有,并且十分高興。他仔細看了三張照片,感伤萬千。他在內心裡,對毛澤東的好意是感谢感动的。他讓曹聚仁向毛澤東表達了他的感谢感动之意。
不久,曹聚仁把蔣介石的態度回復給毛澤東、周恩來。毛澤東晓得蔣介石對廬山情有獨鐘,风雅地暗示,若是國共第三次互助,蔣介石回大陸,廬山可以作為蔣介石養老的处所。毛澤東把這件事变記在了心裡。1959年他上廬山開會時,發現事情人員正在鑿掉蔣介石在石碑上寫的字,他連忙禁止,讓蔣介石題寫的這兩個字保存了下來。
蔣介石聽到曹聚仁向他轉達的毛澤東的這個意思,加倍感谢感动毛澤東,同時也把這件事变記住了。在1965年擬定條件時,特地把廬山作為蔣介石居处一事寫了上去。
“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打斷了國共兩黨之間的聯系。蔣介石聽到大陸方面發生一些極真个事变,對中共的疑慮加深了。可是他不久又聽說周恩來親自出头具名,保護了他家在溪口的一切房產和祖墳,在心裡又對中共高層十分感谢感动。
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會見美國總統尼克鬆時,把蔣介石稱為“老朋侪”。這個动静自但是然地傳到了蔣介石耳中。他還注重到,毛澤東對尼克鬆說:“實際上,我們同他的友谊比你們長很多。”對毛澤東說的這句話,蔣介石思虑了好久。
此時的蔣介石十分伶仃。在國際上,中共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而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則越來越小,連美國總統、日本辅弼也都訪問了大陸。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有些猶豫。他認為這時主動向中共提出溝通,有點类似於降服佩服。正在蔣介石猶豫之時,中共方面卻採取了一系列主動行動。在大陸,恢復了“二·二八”紀念活動。廖承志也出头具名發表講話,从新強調“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前后”。“歡迎台灣各方面人員來大陸參觀、探親、訪友,保障他們平安和來去自由。”1975年,中共方面又特赦了國民黨數百名戰犯和特務,還給他們放置了事情,願意去台灣或香港的,來去自由。蔣介石获得這些动静后,心中敬佩毛澤東胸懷之博大。但他還是沒有採取主動行動。其缘由,主如果他沒有找到合適的溝通人選。曹聚仁已於1972年去世,在台灣方面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像他那樣能與大陸順利溝通的合適人選了。
正在這時,毛澤東卻派人來了。毛澤東派的這個人,是章士釗。章士釗也是一個與國共兩黨上層領導人物都有很厚交情的人,但他長期在大陸與共產黨共事,與蔣介石等當然沒有聯系。不過,因為他過去的資望,他到台灣來,是會遭到蔣介石禮遇的。當時章士釗师长教师已經92高齡,且沉痾在身。但他接管毛澤東與周恩來的拜托,還是願意承擔溝通兩岸的任務的。為了保障章师长教师的康健,周恩來特地放置了一些警衛、醫生、護士、秘書等隨行。章士釗於1973年5月乘飛機到了香港,一落地就慌忙找原來的各種關系。經過一段時間的尽力,終於和國民黨方面接上了聯系。他當時樂觀地派他的女兒章含之回北京向毛澤東、周恩來匯報:各方面關系开端接上,他在香港頂多住3個月便可完成任務回北京。不意,章师长教师由於勞累,於7月1日在香港归天。隨著章师长教师的归天,这次的國共溝通也沒有创建起來。
可是,蔣介石並沒有放棄實現兩岸溝通的尽力。找不到合適的溝通人選,他就採取了一個特别的方法,向大陸方面打信號。1975年春節后,蔣介石机密找來國民黨元老陳立夫,讓他經過在香港的机密渠道,向中共方面暗示了這樣一個意思:可以請毛澤東來台灣訪問。毛澤東获得這個动静十分高興。但1975年毛澤東的身體也已經很欠好了,周恩來也沉痾在身。他們兩人都不克不及親自來台灣訪問。毛澤東找來鄧小平,親自向鄧小平交接:你可以代表我去台灣,兩岸可以此為契機,盡快實現“三通”。陳立夫得悉毛澤東筹算派鄧小平來台灣的动静后,十分高興。為了共同這次溝通。陳立夫還在香港發表了一篇題為《假设我是毛澤東》的文章,文章說:“歡迎毛澤東或周恩來到台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談判之路,以造福國家人民。”他還寫道:但愿毛澤東“以大事小,不計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
瘋狂吃角子
,國共兩度互助的前例,開創再次互助的新场合排场。”可是,正當陳立夫積極尽力尋求與大陸溝通之時,蔣介石卻於1975年4月5日归天。海峽兩岸的再次溝通又中斷了。
蔣介石活着時雖然沒有實現台灣回歸和祖國和平統一,但他和以他為代表的國民黨高層領導人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割裂的,並且為反對割裂和實現祖國統一做出了尽力。蔣介石活着時,是十分想要回大陸看一看的。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师长教师1964年在沉痾当中寫下了一首《望故鄉》,很能夠代表蔣介石及國民黨領導人物的心境: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成見兮,隻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成見兮,永不克不及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有國殤。
來源:《世紀風採》2019年第2期
歡迎光臨 台北中醫師交流論壇 (https://bbs.tpgirl.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